4月30日,23建筑班在文峰楼6603教室举办“筑安校园,智绘蓝图”安全逃生路线设计活动,将建筑学专业知识与校园安全教育深度融合,以“专业赋能安全”的创新模式,打造了一堂兼具实践性与职业导向的特色课程。全班同学通过绘制逃生路线图、学习安全规范、模拟灾害场景设计,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筑牢安全意识,为未来建筑设计职业生涯埋下“安全优先”的职业素养。
活动伊始,辅导员李姝结合校园安全案例,系统讲解了宿舍用电安全、交通安全、电信诈骗防范等知识,随后将课堂转化为设计现场——每位同学手持校园平面图,运用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《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》等专业知识,针对火灾、地震等灾害场景,标注安全出口宽度、疏散通道耐火等级、楼梯间间距等关键参数,并规划集合点、应急照明位置等细节。
活动还设置“多灾害场景方案比拼”环节:火灾场景中,学生运用“动线分析”规划防烟分区与消防通道联动路线;地震场景中,大家结合结构力学知识标注“抗震避难区域”与非结构构件加固节点。部分小组创新引入BIM建模思维,通过三维视角标注逃生路线的垂直连通性;还有小组结合校园地形,提出“缓坡疏散带与无障碍通道结合”的人性化设计,将安全需求与建筑功能、人体工程学有机融合。
23建筑班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推动安全规范进课程作业、安全思维进设计,把学院“专业能力与安全意识同步提升”的培养思想落实落地,持续探索“安全筑造”教育模式,让每一位未来建筑师树牢“安全优先”意识,用专业力量守护人居安全,为构建安全校园、安全社会贡献青春智慧。
(撰稿:建筑工程学院 李姝;摄影:建筑工程学院 胡登程;审核:建筑工程学院 王泽梁)